首页

惠奈酱直播

时间:2025-05-25 10:22:30 作者:甘肃力推八大产业集群 科技赋能寒旱农业冲刺6000亿产值 浏览量:59103

  中新网杭州3月28日电 (王逸飞)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,推进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各地的共同主题。于新经济领域表现抢眼的杭州,如何进一步实现生产力“更新”?透过今年以来该市的一系列动作,便能初见端倪。

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。谭琴 供图

  其一是更加聚焦科技创新。

  不久前,杭州举行全市创新深化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首选地建设推进会,杭州市科技局、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共同发布了国内首个成果转化领域大模型——“智者大模型1.0”。

  “‘智者大模型1.0’主要功能包括企业的智能画像、成果的智能化评价、供需的智能化匹配等。”杭州技术转移转化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其聚焦于成果转化领域,汇聚全球技术资源,构建专业化知识数据底座,通过强化学习和微调训练深度开发成果转化大模型,在成果转化供给侧、需求侧、服务侧等场景应用效果具有独特优势。

  这一动向也代表着杭州的重要方向。其官方明确提出,将着力在构建杭州特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体系上下功夫、求突破,有力有效推进深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集成改革、完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创建基础各项具体任务。

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成立大会。王逸飞 摄

  以科技创新为核心,杭州下功夫、求突破的方向还包括着力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

  3月14日,杭州市人工智能产业联盟宣告成立,160家成员单位将合力为杭州打造全国算力成本洼地、模型输出源地、数据共享高地提供服务和支撑。

  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称,联盟将通过规模化弹性的计算设施、规模化灵活的模型、极低的模型训练计算成本、开放的产业环境、更灵活的人才环境、更创新的机制设计以及更完整的产业链,以共商、共建、共享、共发展的理念,紧紧依靠市场机制,加快推动产业发展,实现共同理想。

  今年,杭州将高水平实施“人工智能+”行动作为深化数字经济创新提质“一号发展工程”的首要任务。而上述产业联盟的成立,也对外释放着清晰信号——该市正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,进一步做好短板产业补链、优势产业延链、传统产业升链、新兴产业建链文章。

  其二是更加聚焦改革助力。

  以深层次改革激发和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,是当下杭州推进改革工作的重要目标,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体系,该市正着力深化经济体制、科技体制、政务服务增值化等改革,推动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。

  例如,杭州市临平区以打造浙江省唯一的省级服务型制造区域试点为契机,创新推出“企业智囊管家”增值服务,探索“诊断+服务+评估”模式。

  其打造了企业自诊线上服务窗口,15分钟诊断企业发展水平;线下组织专家智囊团上门,围绕企业战略、业务能力等10个维度提供深度咨询,形成企业精准画像。在企业深度问诊的基础上,当地梳理形成企业共性问题清单48项,模块化解决共性技术难题。此外,通过对全区服务型制造产业、企业发展情况的综合分析评估,可得出产业、政策、人才等生态建设实践情况,指导区域服务型制造优化发展方向。

  其三是更加聚焦人才建设。

  今年一季度,作为浙江“经济第一区”的杭州余杭区围绕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,出台《余杭区创新驱动人才引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若干政策意见》。

  该区相关负责人介绍,在优质人才引进方面,余杭在原有对个人的各类奖励政策基础上,创新出台“用人单位薪酬补贴”,对用人单位引进培育符合条件的人才,给予最高500万元每人的奖励。同时,对不符合现有高层次人才认定标准,但属于企业急需的紧缺专业性人才,余杭授予符合条件的企业自主认定权限,对认定的人才每人给予最高80万元购租房补贴。

  在今年浙江省委“新春第一会”提出全面加强“三支队伍”建设的背景下,杭州各级各地围绕人才的发力正逐渐加码。

  本月中旬,杭州组织了招才引智团赴香港参加高端人才招聘会,这是农历新年后当地企事业单位首次赴境外参加招聘会,参加单位包括西湖大学、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等10家重点单位,面向香港的金融业、信息技术、人工智能等行业人才提供岗位500余个。

  加强人才建设,也是杭州的长期工程。据悉,接下来,围绕构建高水平人才工作体系,杭州还将深化人才新政,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科学家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。今年,其提出力争国家级领军人才总数突破600名、全市人才总量突破340万人。(完)

【编辑:李润泽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东西问|班玛更珠:65年前,美国女记者为何撰写《百万农奴站起来》?

一提起巴西,你会想到什么?是桑巴舞还是“足球王国”?对了,可能还会想到亚马孙河。不久前,习主席复信巴西友好人士,就亲切地说,“希望两国各界人士为推动中巴关系不断发展发挥积极作用,使中巴友好像长江和亚马孙河一样奔腾不息。”

今明天北京晴晒为主最高气温34℃ 傍晚山区需防雷阵雨

“新疆耕地资源稀缺。我们提出发展板下经济,在光伏板下的空地上铺设滴灌带,引导团场职工种植中草药,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益。”张高峰介绍说。

西安街头响起非遗鼓乐 引人驻足欣赏

经过前期小组赛、淘汰赛、半决赛的激烈角逐,娄底市第一中学和马来西亚吉隆坡循人中学站上了最后决赛的舞台。青年辩手们当日围绕“AI时代,青年人机遇更多/挑战更多”这一话题展开辩论。

时政微解读丨这期,我们来聊聊东北振兴

全国人大代表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,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,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。依照法定程序提出议案,是代表行使权利、履行职责的重要方式。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以来,代表们胸怀“国之大者”,密切联系人民,积极参加集中视察、专题调研和代表小组活动、代表家站活动,大兴调查研究,倾听群众意见。会议期间,代表们认真讨论,代表团加强指导,共同把好议案政治关、法律关、质量关。今年的代表议案,绝大多数为法律案。其中,要求制定法律的156件,修改法律的134件,编纂法典的2件。按照法律部门划分,涉及宪法相关法类12件,民法商法类28件,行政法类86件,经济法类69件,社会法类44件,刑法类14件,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类39件。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:一是围绕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,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,提出修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、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等,制定城乡社区治理等方面的法律。二是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,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提出修改企业破产法、反不正当竞争法、电子商务法、招标投标法、合伙企业法、产品质量法等,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、金融稳定法等,以及数字经济、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法律。三是围绕扎实推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,提出修改刑法、刑事诉讼法、民事诉讼法、行政诉讼法、行政处罚法、国家赔偿法等,制定民事强制执行法、行政程序法、检察公益诉讼法,以及法律服务监管等方面的法律。四是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,提出修改社会保险法、就业促进法、劳动合同法、精神卫生法、献血法等,制定社会救助法、托育服务法、养老服务法、医疗保障法,以及家政服务等方面的法律。五是围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,提出修改突发事件应对法、国防教育法、人民防空法、防洪法、反外国制裁法等,制定能源法、反网络暴力法,以及无人系统装备管理等方面的法律。六是围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,建设文化强国,提出编纂教育法典,修改义务教育法、高等教育法、科学技术普及法、专利法、著作权法等,制定学前教育法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法,以及终身教育、全民阅读等方面的法律。七是围绕推动绿色发展,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提出编纂生态环境法典,修改可再生能源法、节约能源法等,制定国家公园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、流域保护等方面的法律。

新疆兵团:春耕春播忙 田间美如画

“很荣幸在桂林独特的岩洞舞台上表演,并获得观众的认可。艺术是全世界共同的语言,我们愿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。”《阿伊亚》导演塔姆塔说道。“洞剧场”结合洞内的奇妙景观和地下河流,创造出了令人惊叹的视听体验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